“青银共居”点亮乡村发展新实践 “好颜值”转化为“好价值”助农增收
央视网消息:自2018年开始,青银共居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方案(2021—2025年)》,点亮国家已经持续进行了8年的乡村新实得过且过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提升,各地也采取了多项相应的发展措施。上海市金山区漕泾镇的践好价值水库村曾经是一个普通的“水上村庄”,被称为“水窠里”。颜值这里是转化助农增收如何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把最美的为好风景留给村民的?
这处农田阡陌间的足球场,前不久迎来了“村超”全国赛上海赛区的青银共居决赛,接踵而至的点亮得过且过网观众让周边的商户忙得不亦乐乎。
40多条河道蜿蜒流淌,乡村新实70多座小岛点缀其间,发展23座桥梁打通全村水系。践好价值上海市金山区漕泾镇的颜值水库村,曾经是转化助农增收河道淤塞、断头水网遍布,人称“水窠里”。
村民贾水章现在是水库村的河道安全员。2018年之前,他是靠承包鱼塘虾塘为生,村里大部分村民也都是以水为生的渔民或养殖户。
2018年,上海市将水库村列为首批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单位之一,投入资金约1.4亿元,对全村所有河道展开整治,涉及河道总长度达28公里。
拆除了近百处违规网段、自建水坝,清理河浜淤泥1000多吨,打通了河道的“肠梗阻”,让水系得以贯通,并通过村民集中居住,腾出了新的物理空间,发展文旅产业。
村民顾品莲是全村参加集中居住的118户村民之一。
进行了统筹规划后的水库村,2到3层的联排别墅,江南典型的粉墙黛瓦,为村民们营造出现代化生活空间。但为了保持村民们传统的生活习惯,村里还是很快调整了设计方案,给每家每户门前加了一个水井,并贴心地加装了水井水泵。而每家每户门口的菜地,当时也经历了一番花园与菜园的争论。
水库村:将“好颜值”转化为“好价值”
生活环境改变了,如何进一步帮助村民增收致富。从一开始,就融入在了水库村整个治理改造当中。
水库村全村共有432户村民,徐永强也是参加集中居住的村民之一。在镇上经营了十几年餐馆的他,2021年回到村里开起了民宿。
水库村60岁以上的老年人超过40%,集中居住的村居是统一设计,不少都是老两口住着六七间大房子。最佳“水景”位,完备的配套设施,村里原本是计划鼓励村民将多余的房间出租,发展旅游业。但生态人居环境好起来了,反而降低了村民出租闲置房屋的意愿。
据统计,到现在,集中居住区118户村民,出租房屋的只有4家,做民宿只有2家。
村民不愿意出租房屋,接待能力有限,也放缓了村里文旅产业的发展,水库村又开始探索新的发展路径。
2024年8月,国内首个全域全场景“数字游民”生活示范区落地水库村。依托优美的生态环境和背靠国际大都市的优势,不到一年时间,就吸引了200多名数字游民入驻。其中,有一半是创业者,目前已经在当地注册跨境电商、科技类企业7家。
这是2024年11月份,数字游民国际村创业者在稻田里给村民们办的英语课堂。借助数字游民、驻村大学生等青年群体,水库村正在探索与银发群体互动的“青银共居”模式。
年轻人们将新开发的外骨骼设备带给村里为老服务中心的老年人试用,帮助老人开设社交媒体账号。他们的到来,为传统乡村的发展实践了另一种可能。
[ 责编:袁晴 ]本文地址:http://shanwei.sdtiancheng.com/news/147c28199571.html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